首页 > 墓百科 > 正文


2024-08-06 21:44:48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墓(拼音:mù)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 ,已知古文字材料最早见于《说文解字》小篆,古字形从土,莫声。本义为坟墓。旧时封土隆起的称坟,无封土隆起与地面齐平的叫墓。后不加区别,统称作墓。

  墓(拼音:mù)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 ,已知古文字材料最早见于《说文解字》小篆,古字形从土,莫声。本义为坟墓。旧时封土隆起的称坟,无封土隆起与地面齐平的叫墓。后不加区别,统称作墓。

  字源演变

  “墓”是一个形声字,字形以“土”为形旁,表示“墓”与地、土有关;“莫”作声旁,表示读音与此接近。 隶变后的主要变化是弯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线条,断笔变成连笔。 [2]墓的本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,即坟墓。但是,严格说来,在古代,坟与墓是有区别的,坟是把死者埋入地下后,再在上面筑起土丘;墓则是把死者埋入地下后把地填平,上面不再筑土丘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载,古代只修墓,不封坟,是孔子将其父母合葬后,由于自己漂泊四方,怕日后迷失,在墓上封土四尺高以为标志,于是后世有了封坟的习俗。后来坟墓合用,坟与墓间就不再有这种区分。墓由坟墓又指与墓相关的,如墓地、墓碑、墓志等。“墓”不局限于指坟墓,还指墓地。由小及大,这也是很自然的事。《周礼·春官·序官》“墓大夫”郑玄注:“墓,冢茔之地。”“墓”在过去还有动词用法。其实,《礼记·檀弓上》的“古也墓而不坟”中的“墓”就是动词,指挖墓并埋葬。“坟”也是动词,指在墓上封起一个高于地面的土堆。又如,清缪艮《沈秀英传》:“秀英香消玉殒……今墓于大姑山下。”这个“墓”也是指埋葬,当然修墓、造坟乃至立碑之事也可包括在内了。“墓”的这种动词义,到现代汉语中就不用了。

  • 此内容为“懂墓帝(www.dongmudi.com)”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  • 相关热词:

    热词搜索:

    上一篇:神墓
    下一篇:最后一页

    评论排行